您的位置::普天农业网 >> 吉林藨草

广东阳江农田插秧前没水灌溉设备再上岗扁竹蓼

时间:2022年08月16日

广东阳江农田插秧前没水 灌溉设备“再上岗”

黄伯脚下的土地位于新圩镇旧仓村,这里是灌溉沟渠到达的第一站。站在田间,便可以遥望到在田野上方纵横而过的“送水长廊”。然而,此时却看不见有水流出的迹象。

黄伯本是星光镇村民,那里的田地没有水灌溉,而旧仓村是灌溉渠送水的第一站,便来这里一探究竟,“没想到这里也没有”。

离这条“送水长廊”500米开外,还有一条细小的水流穿过农田。现在,它成了附近农民唯一的灌溉水源。

村民介绍,这条水源是顺山而下的山泉,“水流的大小完全靠降水量决定”。现在正是春季,降水量并不多,所以这里也一直是“细水长流”。

另一方面,这条水源也无法实现大范围灌溉,农民浇灌时,需要从这里提水到田间,“都是靠人的双手来做,惠及的范围非常有限”,黄伯说。

而作为最主要的水源,此时灌溉渠里为何没有足够的水可供下田?

记者来到灌溉渠的源头,这里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水池墙上有明显的水位线,此时离池底只有约半米的距离。水池边的村民,顺着渠道延伸的方向告诉记者说,这种程度的水量根本无法下到田间,甚至无法湿润灌溉沟渠全程。

为了求证村民的说法,记者来到灌溉沟渠下游的一处。爬上渠墙后发现,这一段沟渠已经完全没有水流到达,沟底淤泥趋于干裂。沟渠侧墙上,曾经的水位线同样明显,大约有半个沟渠高。“连水渠都覆盖不了,怎么可能有水下田?”黄伯说很绝望。

村委公告牌显示,旧仓村耕地总面积7900亩,其中水田3500亩,旱地4400亩。但现在,旧仓村已经完全看不出“3500亩水田”的景色,不少田地已长满杂草;少数有绿意的农田,种上了辣椒、花生等作物,浅浅的秧苗在大片黄土中格外显眼。

村民介绍,由于没有水灌溉,水田变成旱地,只能放弃种植水稻,改种用水量相对较少的作物。

村里一位翁姓农民,去年是种植面积达30亩的农业大户,今年他还什么都没有下种。“在有水灌溉之前,什么都不能干,现在只能靠天吃饭”,翁伯眉头紧锁。

年久失修水利设施历史欠账

取水于陂底水库的这条灌溉渠道,承担着当地15000多亩农地的灌溉用水,对当地农业举足轻重。春分已至,播种插秧时节近在眼前,此时灌溉渠道仍然“低水位运行”,远无法满足春耕需求。

新圩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陈大彬告诉记者,当地灌溉渠道分为东西两条干渠,发源于水库的同一个供水口,由于年代久远,东干渠早已出现渗漏现象。在本月初的一场大雨中,东干渠一部分崩塌,沟渠已经无法正常完成供水灌溉的任务。

新圩镇长邵永阳带记者来到位于东干渠起始部分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重新垒砌一段沟渠侧墙,而在新墙的一边,有明显的水流冲击痕迹。

面对村民数天来的质疑甚至责骂,水库一位刘姓负责人表示,如果继续往水渠内供水,只会流失到缺口附近的农田里去,不但造成浪费,也会影响农田的正常生产。

同时,由于东干渠和西干渠同属一个供水口,修复东干渠时,需要把两个干渠的分支处堵起来,只允许水流进入西干渠。但如果西干渠水量过大,隔离措施就无法到位,为了保证东干渠修筑顺利,西渠只能少量供水。

修缮中的灌溉沟渠最早动工于上世纪60年代,是陂底水库的附属工程。该沟渠资历较老,在历史上经历过几次修缮“升级”。邵永阳透露,从2010年10月开始,当地再次启动沟渠启动修缮工程,政府共计投入300多万元,启动这项“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维修”,主要是加固和修缮已经破损的渠段,至今仍在进行。

前日,当地水利局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对修缮完毕的沟渠进行验收检查,“如果能顺利通过,就可以往灌溉渠内送水”,邵永阳高兴地说。

释疑

水库新增供水任务致水量不足?

记者了解到,陂底水库除供应15000亩农田灌溉以外,现在又增加了给阳西县城供应自来水的任务。水库每天供应阳西县城自来水近3万吨,这也成为了村民不满的另一焦点。

黄伯表达了这种忧虑:今年水库水量本来就比较少,如今又要给县城居民供应自来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肯定会有冲突”。

针对这个疑问,水库相关责任人解释称,陂底水库在去年启动了“除险加固”工程,按照有关规定,水库必须低水位施工。工程到今年才刚刚完工,因此目前水库水位确实比较低。他介绍,今年是“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年,“只要验收通过,水库又能高水位蓄水”。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虽然水库低位存水,但是给农田供应灌溉用水是一定会保证的,“离插秧大概还有一个星期,在这之前肯定能放水进入灌溉渠”。

烧烤桌

浙江大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湖南液晶拼接屏

风电齿轮箱

色素炭黑

台州礼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