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普天农业网 >> 德钦紫菀

土豆进军主食界种业有啥机会图峨眉椴

时间:2022年07月29日

土豆进军主食界 种业有啥机会?(图)

7月29日,正值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召开之际,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国际研讨会作为重头戏同期举行,小编在会上特意为大家带来与种业相关的观点,一起来看种业能拿土豆干点啥?201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马铃薯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完成,为实现马铃薯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已建立国家级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保存近2000份种质资源,这为选育主食加工专用品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目前在调查国内主栽品种主粮化性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主食化品种数据库,筛选出若干主食化适宜品种,开展了加工性状对比试验。

国内声音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种植面积5570千公顷,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但年人均消费量41.2公斤,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现实驱动,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科学引导马铃薯主食消费,使马铃薯逐渐成为居民一日三餐的选择之一,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在发展思路上,推进四个一批,就是选育一批主食加工专用品种,建设一批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研发一批主食产品及加工工艺,扶持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

马铃薯主食化开发战略为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利好,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就是品种缺乏。目前中国生产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只有少数几个品种适宜中国特色的主食化开发,油炸食品加工和全粉加工专用品种依然是国外引进品种一统天下,如夏波蒂和大西洋,但这两个品种需要大肥大水,适应性弱,抗病性差,并且不同主食化产品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不同,制作馒头、面条需要马铃薯全粉延展性高的品种,而制作米粉则不然,因此培育出更多不同生态类型的、适宜不同主食化产品加工的品种是关键。

中国马铃薯主食开发应从消费端入手,生产是基础,加工是关键。从产前、产中、产后不同环节来着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一是创新品种选育途径,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加强高效育种技术研发,加快不同主食产品的专用品种选育,培育出更多适应不同生态类型的主食化品种。二是研究集成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和种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主食产品技术研发,实现主食产品产业化。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小虎:

破解马铃薯产业跨越发展的瓶颈、适应居民住是营养结构改善需求,成为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的两大直接动因。长期以来,马铃薯在中国主要是鲜食菜用,马铃薯全粉粘着性弱、成形能力差,难以直接加工成馒头、面条等产品形式,其主食产品的营养功效缺乏系统研究,必须要从品种选育、加工技术、营养功能评价等多方面开展科技创新,重点包括品种选育与配套生产技术研究、产品加工技术工艺与装备研发、产品营养功能评价与消费引导、区域推进与示范推广等四个方面。

其中,马铃薯主食化品种选育与配套生产技术研究的研究重点是改变以往以高产为核心的育种目标,研究建立以营养为主要目标的品种性状评价新体系;筛选适应主食加工需求的分区域适宜品种,采用常规育种、细胞学育种、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专用品种,满足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加工需求;健全提升配套生产技术,为马铃薯主食产品提供充裕的主食原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

近年来,中国国家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团队以开发适合于中国居民饮食习惯的马铃薯主食产品为目的,开展了马铃薯主食专用马铃薯品种筛选、配方与工艺、品质形成机理及营养素综合评价等方面研究。目前,已从现有主栽马铃薯品种中初步筛选出适合马铃薯馒头、面条加工的专用马铃薯品种各2个。

东方艾格投资顾问徐瑞钊:

以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农人将是未来薯业产业的核心主体。不同于传统农民,他们由于经营规模更大,对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依赖程度更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更为迫切。从投资方向看,我们看好马铃薯产业的上游企业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薯业种业、薯业装备和综合服务平台型航母将在中国出现。

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洪志:

马铃薯在中国的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也只有解决了市场端的需求问题,马铃薯的主粮化才能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如果消费者需求拉动力弱,企业生产出来的马铃薯没有销路,那么任何数据上的指标要求都将是一纸空文。

国际声音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魏蓓娜:

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在1800-200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3.6万吨上下,是人们直接消费的主要粮食作物,仅排在水稻和小麦之后。相对于其他谷物主食,马铃薯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和膳食纤维,有地下苹果之称,是在人们温饱之后的健康和营养食品。因此,在稻米文化的中国乃至亚洲,鼓励生产和消费更多地马铃薯是可行的,将其作为谷物主食的补充也符合人们对食物多元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由于各种原因,马铃薯的单产潜力还没有充分体现,所以只要在种薯质量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稍加改进,马铃薯产量的增产潜力即可释放。

国际马铃薯中心于40年前在马铃薯起源地秘鲁建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际马铃薯中心已经收集到各种马铃薯种质10343份,甘薯种质资源8149份,其他安第斯山区块茎类资源2546份。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中国常栽的100多个品种中,含有国际马铃薯中心亲缘背景的品种占有1/3强,这些品种的种植面积站到全国面积的1/5,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比利时马铃薯贸易与加工协会秘书长罗曼·库里:

19世纪,随着欧洲人口的增长,马铃薯成为欧洲的主要食粮。工业革命时期,马铃薯每天可以为工人提供3000千卡的热量,比谷物更物美价廉。现代人的体力劳动减少,不需要摄入太多热量,欧洲出现了肥胖症等问题,人们一度认为肥胖和食用马铃薯相关,但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尽管一些流行的减肥餐把马铃薯排除在外,马铃薯还是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然健康食品。

同时,马铃薯也在不断地从传统食品到现代食品转型——口味、颜色各异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新的马铃薯菜肴和烹饪方法(微波炉、炒锅)不断被开发和推广。在超市传统的薯条旁边,还有已经削皮或切完的马铃薯半成品以及马铃薯泥,方便人们食用。

国际马铃薯中心副主任奥斯卡·奥尔蒂斯:

重新定位马铃薯种植和消费是可能的。秘鲁从2000年开始重新定位本土品种,发掘本土马铃薯的价值链,制成不同的品种,改变马铃薯廉价食品的印象,打造高价值的食品,现在除了马路市场、批发市场,超市中也开始卖马铃薯了。厨艺学校的厨师也开始研究用本土品种开发特色菜肴。

一开始,我们只是想保护多样性,但现在的结果是市场也越来越认可。我们想通过创新价值链,为种薯生产者和马铃薯生产者提供增收的空间。

肯尼亚马铃薯委员会瓦基拉·卡光:

种子的问题可以解释为什么非洲马铃薯单产很低,每公顷只有15吨。转变薯类价值链,增强其在撒哈拉以南沙漠地区对农民健康、收入及生计的贡献,需要在育种体系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建立标准化体系。

腰膝酸软调养方法有什么

荨麻疹用药后多久能消退

肾阳不足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吃他达拉非片身体会发热吗

心烦易怒的症状及治疗

友情链接